2011年12月4日 星期日

留學生都比較自私? 不願意捨身相助?

 

近來,開始籌備著新書的出版,不得不審視起過往,剛到美國的自己

對於「自私」這個議題,老實說,還是多有感觸,

比起從前,現在對於當時不願意提供舉手之勞的同學們,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們剛到一個陌生的國度,身旁的所有東西與優勢,當成被迫歸零

我還記得我剛到西雅圖的時候,就連從機場到飯店,都不知道該選擇什麼交通工具來接駁

這樣的我們,往往容易吃虧或與上危險,所以當我們開始認識一個能夠說"國語"的"同胞"

往往對於他們就有了過度的期待,我們總認為,大家來自同一個國家,應該會互相幫助

而剛到陌生國度的我們,就像一個快溺死的人,生活的大事小事,都期待人家可以幫忙。

記得當時剛搬來的時候,臺大同學們一起寄的海運,都順利地寄放在當時的台灣會館

台灣會館,是由一些早期在西雅圖的居民成立,以無償的方式提供一個地方能讓西雅圖的留學生與其他在工作的台灣人能有一個交流或認識朋友的地方。

很有趣的是,當我那個時候去領我所寄的海運時,由於太多的箱子 (原諒我~我是來念PHD),當時館主只願意借我推車把我的箱子推出去,因為她要將台灣會館上鎖,打算回家。

由於計程車不願意載我的箱子,無奈的我只能跟一堆箱子大眼瞪小眼;和我一起來領箱子的同學,把自己的箱子領完後,也就沒有再回來過。館主在走之前,僅是好心地告訴我,可能附近有租車公司,人家離開了。

當時,我覺得台灣人真是自私跟冷漠,如果她願意抽空幫我打個電話,我可能就不會流落街頭,在箱子上不知如何是好;如果跟我一起來領箱子的同學願意回來幫我一個小忙~聯絡租車公司,也許我也不會還要打電話去找可能知道電話的人…好不容易,終於在無數的打不通的電話後,我找到了租車公司,放著我的箱子~租了在美國的第一台車,緩慢地開回家卸貨,然後再拿去還

這個教訓讓我之後無論做什麼決定,都學到,如果不是靠自己能做到的,就不要在奢求跟希望

我想這樣的情形,很快的在我到西雅圖的第二年後,開始角色對調,當我有了自己的車子,對於一些生活上的大小事都熟稔上手之後,我開始成為別人可以緊抓的浮木。

在同一個時候,有朋友的託付,親戚的拜託,甚至是老師的學生,都成為了我應該看顧的對象。憑良心說,我覺得我應該是很值得託付的人,從幫人家接機,買生活雜貨,到當司機跟挑夫,每一樣都是認真全力以赴,然而在全力以赴的過程中,往往,我發現自己寶貴的時間也在這些事情的疊加後,成為不能浪費跟放鬆的情形

我這時開始回想起台灣會館的館長,也許她也曾經熱心過,然而,隨著在美國越來越久,時間的分配跟稀有,讓她不認為我真的需要她的幫助;也許她假設我應該會有其他朋友可以幫忙,也許她覺得自己租車不是難事 (對一個剛到美國不到3天的留學生來說~其實是很難=.=)

我們常常從自己的立場,去思考或不理解別人為什麼會有困難;尤其當你到美國越來越久,很多事情變成"自然而然"後,你就忘記自己,當初有過怎麼樣的困頓。

這本書的起因,一部份也是怕在美國已經生活一陣子的我們,對於剛來的不適應與困難,已經忘得差不多,趁記憶還沒有消失之前,記錄下來,讓剛來的留學生們,知道更多的資訊,也許準備永遠無法全然應付生活上的大小驚嚇,然而,如果能夠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也許「自私」跟「無情」的觀感,就不會出現在未來留學生的生活上,特別是這樣的觀感是來自於自己沒有人幫忙照料剛來的起居。

沒有留言: